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幹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0年12月批準籌建,2011年6月通過建設計劃論證🥑。2014年7月通過驗收🧗♂️。主要研究方向有🛟:青少年健康信息的采集、篩選與綜合評價、青少年健康的運動幹預機製與關鍵技術、青少年體育行為與身心健康。
一🥅、構建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,破解體育課堂“三無”現狀
為破解體育課堂存在的“無運動量”🤚🏼、“無戰術”👱🏻♂️、“無比賽”的“三無”現狀,切實通過課程模式改革來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,實驗室在長期實驗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,構建了“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”,即每節課的運動密度應該在75%以上,運動強度應在125-160次/分鐘(心率)⚃,每節課要有10分鐘左右的體能練習🟫,運動技能學習應該以活動和比賽為主,強調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復雜真實運動情境中的問題。目前,該模式已在上海、江蘇🚣🏼♀️、浙江、山西、河北🫷🏼、河南等省市50所學校的10萬多名中小學生中進行驗證與推廣。從一年多的實施結果來看,該課程模式對於全面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具有積極促進作用👦🏼。2017年6月,實驗室正式對外發布了《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實施效果公報》。
二、研製“華東師大版”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,完善體質健康測評技術體系
實驗室圍繞身體成分、心肺耐力、肌肉力量🚚👨👦、靈敏性和柔韌性等指標🚶🏻♀️,研製了一套簡便易行、安全可靠的新測試方法和評價標準♓️,使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評價體系更加科學、完善🙃。在全國各省市160余所中小學開展了連續3年的體質健康監測研究🦼,受試學生達10萬人次。此外👩🏻🎤,還開展了中日學生體質健康比較研究,圍繞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問題形成決策咨詢報告,提交相關政府部門🚿。2017年6月,正式對外發布了《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(意昂体育版)》和《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比較研究成果公報》🟣,產生了廣泛影響🤭,央視、上海電視臺🛺、中國教育報🥑、中國青年報、文匯報、新華網🧑🏼🏭、澎湃網等重要媒體進行了專訪和詳細報道🧎🏻♂️➡️。
三、創建多元聯動運動幹預技術體系,全方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
實驗室研製了青少年身體活動監測系統和智能運動穿戴設備🙎🏿♂️,充分展現了以下優越性能🚴🏽♀️:運動目標數字化、數據記錄全程化🧎🏻♂️➡️、運動監控人性化、運動健身生活化。在青少年身體活動監測系統的網絡平臺創建了“學校、家庭、社區多元聯動的運動幹預技術體系”👱♂️,連續3年在意昂体育附屬紫竹小學✵、上海市寶山區虎林路第三小學等32所學校及周邊社區組織舉辦Active School(活力校園)、Designed to Move(為動而生)🫄🏽、Brain break (文化課堂微運動)🛩🧑🏽✈️、周末親子活動等綜合性青少年健身服務活動㊙️,促進了學生和家長的運動參與🦆🦸🏽♂️、和諧家庭關系的構建🧗🫲🏼,營造了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健康和諧的社區居住環境🤽🏼。
四、開展跨學科前沿探索,揭示運動與健康促進的身心機製
實驗室聚焦於線粒體與能量代謝的運動營養幹預,骨骼、肌肉、心血管功能的運動幹預,腦認知、記憶與抑郁症的運動幹預🤽🏿,青少年運動幹預的心理效益等多個特色領域,積極開展體育學與生命科學🚣🏼♀️、醫學、心理學的跨學科研究👰🏼♀️,進一步揭示了運動與健康促進的生物學機製和心理學效益。2011年以來🥲,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、中國博士後基金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✖️、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基金等項目20余項,發表SCI、SSCI論文47篇,CSSCI🙎🏻♀️、CSCD論文120余篇,刊發論文的JCR二區以上期刊有J Nutr Biochem🔰😥、Free Radic Biol Med、Plos One、Med Sci Sports Exerc、Brain Behav Immun、Psychosom Med等🏌️♂️。